2020年,新高考改革正式实施,其中的“读后续写”题型成为了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重要考查项目。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,基于文章的内容、情境和思想主题,进行续写,既考察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,又检验了其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。
本文将结合2020年高考一卷中的“读后续写”题目进行分析,并为考生提供一些写作建议和技巧。
2020年新高考一卷的读后续写题目基于一篇文章,文章内容涉及亲情、成长与责任。题目给出了一个情境:一个孩子在外面遇到困难,母亲为孩子提供帮助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。随后,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节进行续写,展现出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亲情互动,进一步表达情感或发展情节。
从题目的要求可以看出,读后续写主要考察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:
首先,考生需要从文章中提取出核心思想与情感。原文中的情感基调通常是对某种情感(如母爱、责任、亲情等)的表达。续写时,必须保持这一基调的一致性,避免出现情感走向不符的情况。比如,如果原文表现的是母亲的无私爱护,续写时可以从孩子感受到母亲的关爱与支持,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描写他们的情感升华。
续写部分需要对情节进行合理拓展,避免脱离原文情境或引入不符合逻辑的事件。此时,细节的描写尤为重要,它能有效地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。通过细腻的描写,如人物的表情、动作、心理活动等,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。例如,在描写母亲安慰孩子时,可以通过母亲温暖的言语和动作,展现她内心的关怀与坚定。
在续写过程中,语言表达必须简练且有层次,避免过于冗长和复杂的句式。每一段话的主旨明确,使情节发展顺畅。可以通过简单的对话或内心独白,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,而不必进行过多的赘述。此外,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,确保故事的连贯性。
续写的结尾部分要有情感的升华,形成一个圆满的结局。在续写过程中,尽量避免开放式结局。结束时可以让人物在困境中得到解决,或者通过一段简洁有力的台词、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的成长与变化。结尾要让读者感受到情感的递进,使整个故事富有深度和感染力。
以下是一个基于2020年高考一卷的读后续写题目的范文:
孩子在外遇到困难,母亲赶到后,耐心地安慰孩子,并为他提供帮助,母亲的无私与坚强给孩子带来了深刻的感动。
那天傍晚,风起了,带着些许凉意。小明感受着母亲手心的温暖,心中的焦虑与不安渐渐平息。母亲轻声说道:“孩子,路再难走,咱们一起走。”她的声音是那样温柔,却又坚定。
小明深深看了母亲一眼,突然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。他感到自己不再是那个无法面对困境的孩子,母亲的支持给予了他前行的勇气。
“谢谢你,妈妈。”小明哽咽道。
母亲微笑着点了点头,低下头轻轻整理着孩子的衣服。那一刻,所有的艰难与困苦似乎都不再重要,最重要的是——他们相互依靠,一起走向未来。
这篇续写遵循了原文的情感基调,母亲的无私与坚强得到了很好的延续。同时,通过小明内心的变化和感恩之情,展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影响力。结尾部分情感升华,表现了亲情的伟大和温暖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2020年新高考一卷的读后续写题目,不仅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,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和情感理解能力。通过分析题目和提供写作技巧,希望考生在实际考试中能够发挥出色,顺利应对这一挑战。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文章情感,合理拓展情节,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表达,最终达到情感升华的效果。